2014年5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主办,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以及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承办,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协办的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青年伦理学论坛在湖北大学召开。本次大会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二届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三届中国青年伦理学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大学等全国各地的近200名青年伦理学者参加了大会。

10日上午,大会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睿厅拉开帷幕,由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担任主持。在开幕式上,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凡教授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当代青年伦理学学者在此集聚一堂。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亦作了慷慨陈辞,他坦言中国伦理学的将来全部都担负在在座的青年学者身上,他希望在座的青年伦理学家们能够通过这次的交流大会为我国的伦理学发展注入新的力量、碰撞出精彩的学术火花。开幕式最后由中国伦理学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会长李建华教授作了详细的工作报告,并邀请在座所有的青年学者合影留念。开幕式结束后进入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并由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龙静云教授主持。会上,来自井冈山大学的曾建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王露璐教授、湖北大学的强以华教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龚天平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继大会主题演讲之后,10日下午,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沙湖基地第一会议室、第二会议室和第三会议室分别举行了主题为“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与社会道德建设”、“政治伦理基本理论与国家治理”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与道德建设”的小组讨论。
第一讨论组深刻讨论了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来自南京大学的杨明就“儒家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理性审视及借鉴价值”作了详细分析;来自东南大学的孔旭鹏就“荀子贤能政治伦理思想探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来自中山大学的童建军以“‘舜王背父’的政治伦理解读”为题阐释了他对主题的理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黄宏伟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与当代价值进行深度对比;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的张晓亮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进行了政治伦理角度的解读。
第二讨论组对政治伦理基本理论与国家治理进行了深度解析。来自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的邓曦泽讨论了事实与价值的数学关系及其实践意义,从伦理学的科学化角度进行尝试;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曹钦就现实主义的贫困对飞伦理的战争观进行评价;西安理工大学的雷云飞探讨了现代性视域下的分配正义;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的李育书以孟德斯鸠的政治品德思想为视角研究近代政治哲学中政治与道德关系的第三种模式;南开大学哲学院的林建武就“关于政治道歉行为的伦理学反思”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的林季杉院长以“基督教原罪观对西方政治伦理的影响”为主题发表了她的看法。
最后一组就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与道德建设为主题展开交流。上海大学邱仁富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在培育;江西师范大学韩桥生对民主法治进行解读,认为道德价值共识所形成的制度平台是构建民主法治的基础;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陈付龙以“价值样态生成动态中公共生活的图像变奏”为题阐发了他对主题的理解。
11日上午,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再次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睿厅齐聚一堂,举行了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以及大会闭幕式。我院陈俊副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林季杉副院长、徐谨副教授当选为理事。闭幕式上,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徐瑾副教授、副院长林季杉以及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吴瑾菁教授分别代表三个主题讨论组进行总结发言,并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发表闭幕致辞,戴院长认为中国伦理学的薪火传递将由当代的青年学者们担起重任,此次的青年伦理学大会既是对当代伦理学者的学术的检验,同时也给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次深刻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此大会能够为中国的伦理学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向,并号召在座的青年伦理学者能自觉地为共同推进中国伦理学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原网址:http://ph.hubu.edu.cn/info/1065/2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