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和湖北大学联合召开的江畅教授新著《西方德性思想史》出版座谈会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齐厅召开。《西方德性思想史》2016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上)、现代卷(下)四卷,总字数334.9万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德性思想史的著作。

(《西方德性思想史》封面图/高研院供图)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迈阿密大学迈克尔•斯洛特教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华盛顿大学朱丽娅•德莱弗教授,中国伦理学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龚群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李义天研究员,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陈道德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我校副校长杨鲜兰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尚钢代表学校致辞(全文详见附件)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出版座谈会,祝贺江畅教授新著出版。他指出,江畅教授是湖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其领衔的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主流文化思想研究和扩大学校影响等方面,多次成功举办“世界文化发展论坛”“中国文化发展论坛”“湖北文化发展论坛”等,牵头成立“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后者还成功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之一。湖北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已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过如《中华文化史》《尔雅诂林》《德性论》等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西方德性思想史》作为学校高等人文研究院《思想文化史书系》的首部著作,希望能在促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人民出版社张伟珍编审代表出版社在致辞中说,《西方德性思想史》这套书是填补学术界空白之作,国内此前尚无系统研究和完整阐述西方德性伦理思想史的著作。同时,这套书对当下社会重构社会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引导读者与西方著名思想家进行深入对话。

(座谈会现场)
与会专家都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著作填补空白、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全景式大跨度地展现西方德性思想,同时为我国西方德性思想的深化和拓展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力地推进我国德性问题的学术研究。
《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著作是江畅教授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阶段性成果。这套书不仅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德性思想史的著作,而且是江畅教授继《德性论》(2011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关于德性思想的力作。
该书坚持忠于元典、突出重点、尊重原貌、总体观照原则,在认真研读西方古典思想家原著的基础上,对西方自古至今的德性思想作初步的系统疏理和阐述,并力求揭示其演进过程、精神实质和显著特色,着重阐明西方主要思想家德性思想的来龙去脉、基本观点、内在逻辑、突出贡献和历史影响。

江畅教授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三十多年,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是“幸福主义”沙湖学派的创始人。
附件【校党委书记尚钢在《西方德性思想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致辞.docx】
原网址:http://www.hubu.edu.cn/info/1246/23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