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辜负总书记的厚望,不辱使命,潜心钻研,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为构建时代所需要的思想理论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德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就一定能够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不辱使命。
肖德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要做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潜心做出对人民有用的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风派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还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
长江学者、高等人文研究院江畅教授说,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代中国和人类健康发展的急迫呼唤,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日的世界有了繁荣昌盛的现代文明,有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有了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却普遍感到并不幸福,感到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越来越多的生存难题,而且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了忧虑。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全人类普遍的深刻关切。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使生活在富裕条件的人们活得轻松自在、欢愉快乐?这些问题是任何科学技术解决不了的,必须由思想理论来提供回答。回答这些问题的思想理论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提供,哲学社会科学不发展,不繁荣,它就不能为这样关乎整个国家和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提供解释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文学院教授石锓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我们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的需要,是未来中国的需要。我们对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党的领导;还应该要有宽广的视角,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要注重中国特色;还要注意学术生态,倡导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鼓励大胆探索,活跃学术空气,弘扬优良学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明确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方向作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本质。近几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引领社会舆论、营造健康的思想氛围、驳斥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也积极主动贴合社会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科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范围,努力实现提质进位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有着80余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湖北大学历来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见长,学校文化研究底蕴深厚,从“荆楚社科名家”朱祖延、冯天瑜教授到以研究价值哲学见长的“长江学者”江畅教授,逐步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近年来,学校加快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步伐,通过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在平台建设、项目管理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校党委书记尚钢带队拜访学习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办学意见,在校内外营造了浓厚的“尊重学术学者、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氛围。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2016年是湖北大学“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正式确立向全国高校百强迈进的起步之年。校长熊健民指出,学校树立“提质、进位、百强”的“十三五”发展目标,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将积极融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抢抓机遇,肩负使命,立足湖北,服务地方,面向全国,为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
原网址:http://www.hubu.edu.cn/info/1070/6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