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在武汉举行。

上图为《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现场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陈世强;校党委书记尚钢,文化建设蓝皮书研创团队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副校长杨鲜兰主持。

上图为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
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1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2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参加。

上图为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这是湖北大学连续三年发布文化建设蓝皮书,报告着眼于2014、2015年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对这两年我国文化发展的成就和问题进行总体描述和分析,对中国文化新近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作出总体评估,对“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预测。

上图为《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主编、长江学者江畅教授
报告指出,2014、2015年,在以各级党和政府、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为主体的文化建设者的努力下,中国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明显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交流和传播等取得丰硕成果。在以理论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以及文化生产企业等为主体的文化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品和各种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和活跃,质量和品质也有较大提升。2014、2015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强力推进,中国文化输出进一步扩大,国家文化形象进一步凸显,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得到相当大的提升。
报告还在总体描述和分析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报告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研究方式。分类报告运用可靠材料和数据,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6大部分,党和政府文化建设、社会团体文化建设、企事业文化建设、理论学术生产、文艺产品生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文化需求、新闻传媒文化传播、对外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等12个方面,进一步对2014—2015年中国文化发展各方面的状况作了具体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发展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专题报告则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公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期待作了集中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从公众社会认同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加深对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事业的理解。

尚钢致开幕词。他说,第三部蓝皮书的发布昭示着湖北大学对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品牌的努力。他介绍说,近年来,由江畅教授领衔的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深化主流文化研究方面,编辑出版了《文化发展论丛》(世界卷、中国卷、湖北卷)集刊,社会反响良好;2015年初,又以该研究院为平台组建了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并于今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这是目前湖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省级文科类协同创新中心;日前,湖北省委决定建设全省十大重点新型智库,江畅教授牵头组建的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成功入选,这也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入选的一家。尚钢表示,今后,湖大还将进一步汇聚资源,加大支持,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质量,着力增强其权威性,努力将这个品牌做强做大,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湖北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开展高层次全国性文化发展研究,非常有难度。研究团队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方面资源,聚焦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他希望《报告》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分析以及现实层面的观察,为党和政府文化顶层设计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推进湖北文化强省建设。
孙伟平研究员解读中国文化发展总报告。他介绍,《报告》增加了两项不同于以往的新内容,一是第一次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并对其作了初步的评价。这次的指数发布和评价虽然是尝试性的,但据此可以了解各省市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对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总体状况有更准确的把握。二是第一次发布了由蓝皮书课题组组织的“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年)的问卷调查基本数据。为了给《报告》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数据,2015年下半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设立了20个调查点,对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所形成的数据不仅为《报告》提供了可靠的论证资料,而且也为关注有关问题的人士提供了数据来源。

蓝皮书研创团队成员代表卿菁、徐弢分别对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报告、中国文化生产报告做了具体讲解和介绍。卿菁介绍,《报告》分别从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和文化传播等4个单列指数方面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文化发展指数位居前五,湖北居第八,是中部地区排名最高的省份。在文化生产方面,徐弢介绍,我国文艺产品的生产总体保持旺盛,但结构仍需调整。

发布会上,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作了《对中国文化的现象学还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作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两种意涵》,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姚伟钧教授作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储昭华教授作了《为什么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强以华教授作了《让太阳自身发光》,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周海春教授作了《文化走出去战略分析》的主题演讲。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吴成国教授主持。
社会媒体报道链接:
【荆楚网】国内百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 共议“中华文化走出去”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2015—2016)在武汉发布
【参考消息】《中国文化发展报告》在汉发布 中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增强
【湖北卫视】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汉举行
【人民网】《中国文化发展报告》在汉发布 中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增强
【新华网】2016《文化建设.中国文化发展报告》发布
【央广新闻】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文化建设蓝皮书》首次发布文化发展指数
【光明网】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武汉晚报】湖北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八 境外传播指数名列第二 杂志发行量位居第一
【湖北日报】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汉举行
【中新网】中国理论学术生产理论性较强 但对现实关注度不够
【中国新闻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
【央视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
【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出炉 广东、浙江、江苏位列三甲
【大楚网】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6)在武汉举行
【大楚网】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在汉举行
【中国新闻网】报告称孔子学院成体现中国“软实力”文化品牌
【中国新闻网】报告称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均存在系列不足
【中国新闻网】报告称中国文艺产品生产总体旺盛 但结构仍需调整
【中国新闻网】报告称中国文化生产发展总体稳定但存在明显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网】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汉举行
【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事业费投入重点向基层和中西部文化单位倾斜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音像制品、报纸生产下滑 建议采取必要保护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文化产业正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迈进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新挑战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公众文化需求难获满足主要三点原因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哲学社科领域理论学术成果现实性不足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我国文化生产中需高度重视四大问题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孔子学院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度偏低 六成认为“一般”
【荆楚网】[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建设蓝皮书(2015—2016)在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