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5日,由湖北大学主办,湖大高等人文研究院、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与世界——文化发展论坛”在校召开。论坛分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论坛”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两个阶段,23日,来自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北爱尔兰、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25位学者齐聚湖北大学,以“当代世界主流文化的现状与前景”为主题,共同讨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长江学者江畅做了题为“共同推进世界主流文化构建”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世界主流文化是在基本尊重各国文化的前提下形成的世界文化共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最基本的共同原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并存的今日世界,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是维护世界安全和平的基本价值原则,需要构建世界主流文化,至少需要对构建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而在构建世界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各国学者应该加强交流、对话和合作,从理论上提供世界主流文化和价值的理论构架并给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这是当代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社会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也是首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举办的意义。

参会的各国学者代表分别结合各国主流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模式以及当前世界主流文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来自爱尔兰的尼洛根(Maire Ni Lorcain)就“爱尔兰主流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做出了说明,并认为爱尔兰的主流价值观是理想主义和利他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墨西哥的贝瑞(Hortensia Cuellar Perez)从文化与多种文化的角度反思了世界主流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巴西的维拉斯(Daniel Veras)从巴西人与中国人经商的不同方式说明了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菲律宾的多拉巴(Corazon T.Toralba)论述了“文化基础的哲学反思“;马来西亚的萨米安(A. L. Samian)谈到了马来西亚主流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以色列的李迪亚(Amir Lydia)阐述了当代世界文化的新怀疑主义世界观;美国的斯威夫特(Paul Swift)则谈到了宽容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与缺陷。此外,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的王忠欣教授和国际新人类文化学会的韩康铉教授分别就“当代美国文化及其特征”和“一体哲学与新人类文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来自中国的学者中,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就“世界文化抑或世界文化的多元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阐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孙伟平教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论述,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向东教授提出了“中国为何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北大学张庆宗教授、刘文祥教授、强以华教授和赵红梅教授分别就“语言和文化输出与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和“当代中国文化的源流思考”进行了论述。

在江畅教授的倡导下,与会学者还签署了“共同推进世界主流文化构建——首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武汉宣言”,并同意建立“世界文化发展论坛”理事会,参加本次会议的各国代表作为首届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的责任包括发展更多国家的更多学者参与论坛,并力争在自己国家承办“世界文化发展论坛”,以扩大它的影响,并普遍增强各国发展世界主流文化的意识和自觉性。
本次论坛持续一天。在论坛闭幕式上,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表示,文化是首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的关键词,世界各国学者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签署论坛宣言,就文化的软实力、历史源流、审美变迁、公共服务发表精彩见解,针对世界各国对文化的不同认识展开讨论,充分体现出论坛的世界性、文化性和论辩性。他表示,本次论坛是世界各国学者共同研究世界主流文化富有重大意义的开端,希望世界各国更多的学者能自觉地为共同推进世界主流文化构建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
原网址:http://www.hubu.edu.cn/info/1246/198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