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荆楚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座谈会在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举行。

座谈会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胡丽娜副院长主持。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所所长汪中文教授、7名来自台南大学、嘉南药理大学、高雄师范大学等台湾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部分师生。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成国教授致欢迎辞,他对汪中文教授和台湾同学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汪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传播荆楚文化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来自台湾的同学能够了解湖北,了解荆楚文化,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万明明为汪中文教授颁发了“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聘任证书。
汪中文教授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被聘为兼职研究员感到荣幸,十分愿意为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作贡献。他认为,荆楚文化在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台湾民众中具有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中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吴成国教授作了题为《文化·区域文化·荆楚文化》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他对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区域文化,什么是荆楚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定义,指出荆楚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吴成国教授还对楚国的历史、楚文化的“六大支柱”、“五种精神”,以及荆楚文化的重要地位进行了阐释。
台南大学中国文学硕士陈柏文、汪彤,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生硕士曾启峰先后作了题为《荆楚文化之我见》、《台湾国中生眼中的荆楚文化》、《对于荆楚文化的认知》的发言。在发言中,他们表示,荆楚文化在台湾的影响随处可见,就存在于台湾人民的心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敏副教授作了《“荆楚文化海外行”回顾与展望》的发言。他指出,自2013年起,湖北省基于“湖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表达”的理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这些工作既有助于扩大荆楚文化以及湖北在海内外的影响,让更多的境外人士知道湖北、了解湖北,来湖北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活动,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荆楚文化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生活。
座谈会气氛融洽,与会者对荆楚文化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达成了共识。据悉,台湾师生还将在湖北各地进行参观、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