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江畅教授以及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万明明书记一行赴温州大学考察交流。并与温州大学的相关领导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湖北大学的学术影响。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湖北大学与温州大学间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友谊。下午两点,在温州大学北校区行政楼227会议室,江畅教授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梦与美国梦之比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温州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部部长陈安金教授主持。
在报告的开篇,江畅教授分析了两种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方法——“对比论”与“相通论”,他指出两者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并由此展开了他自己对于两种梦的理解。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对比?江畅教授认为要分三个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彻底地了解美国梦的意蕴及其影响,所谓美国梦就是一种以追求个人成功为目标,白手起家,不懈奋斗的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其次要分析中国梦、美国梦的异与同。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是一种梦想,这种梦想体现了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及有实现性的价值体系。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三个不同之处:两者产生的时代、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两者的内涵和意蕴不同;两者实现的主体和条件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将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比美国梦更大、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通过对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深入比较研究,要思考两者对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个人也好,国家也好,要有梦想,就要追求成功,中国人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要追求中国梦,而不是美国梦。虽然我们可以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借鉴美国梦的合理、有价值的内容;但是我们要追求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让中国梦超越美国梦,真正成为一种能为全世界共享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梦想。
江畅教授说:中国梦从产生和正式提出开始就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先进的社会制度、强大的政治力量、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等等;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世界领先的优势,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大、更强、更持久的优势。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江畅教授亲切耐心地一一作答。江畅教授的报告观点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见解独到;他以渊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述向师生们展示了一个美好中国梦的新视角,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