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许文秀、齐一璇 通讯员吴珊、何奇)12月17日,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联合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0)》。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0)》发布合影。记者 齐一璇 摄
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产品应从三方面深入探索实现融合发展
蓝皮书指出,新旧媒体的融合是由技术飞跃带来的深刻变革。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产品要实现融合发展,需要在技术研发、内容生产、平台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大力投入,而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针对融合发展进展缓慢的问题,该报告建议如下: 其一,国家应在政策层面进行统筹规划,设立相关的奖励、鼓励措施和办法,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其二,传统文化产品应创新思路,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重塑生产流程。以图书为例,出版机构可以创新纸书形式,将其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使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提升阅读体验;实现纸书、电子书、有声书、短视频等多形态转化,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容分发;重视探索电子书、有声书等数字出版物的商业价值转换模式,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等等。其三,构建知识服务机制。以学术期刊为例,出版机构可遵循互联网平台思维,搭建以用户为核心的知识服务平台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包括提供学术论文发布平台、举办学术会议、开展培训研讨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用户需求,实行免费与有偿服务并举。这样既能够将线下用户向线上聚拢,增强凝聚力和活跃度,也可以将现有资源盘活,形成良性循环。
培育和引导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意愿分四步走
蓝皮书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文化消费和娱乐的主要途径,人们上网以交友聊天、阅读新闻、看视频听歌、网上购物为主,具有明显的娱乐化、碎片化特征。当前人们的阅读意愿、阅读时间、阅读数量等方面都有待增强或增加。这就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阅读空间和更多优质阅读内容,同时培育和引导人们的阅读意愿,提升人们的阅读质量和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加大公共阅读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建设,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优化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自助图书服务点等传统公共阅读空间的阅读环境;加强数字图书馆、阅读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阅读公共设施建设,提供阅读服务,对实体书店实施补贴政策和扶持政策,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特色书店,打造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现代化阅读空间。
第二,加强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出,提供丰富优质的阅读内容。激励和扶持出版单位多出精品力作,多出版适应人们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加大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力度,创新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推进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
第三,提供更多的阅读专业指导,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开展优秀作品推荐活动。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等校园阅读设施,加大公共图书馆中少儿馆和独立的少儿图书馆的建设,为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供条件和支持。
第四,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围绕世界读书日、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深入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书香社会氛围。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阅读在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指导人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黄文红介绍《中国文化事业报告》。记者 齐一璇 摄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陶文佳介绍《中国文化生产报告》。记者 齐一璇 摄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卿菁介绍《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40595613397280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