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着眼于我国文化发展现状,从文化事业、文化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播与影响力等方面,对2020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新发展、新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客观分析。蓝皮书提供了宏观上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构建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我国文化发展状况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并对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以提高我国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我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文化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课题组综合中国文化发展总体建设情况,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发展指标进行综合排名,得到2020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排名依次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四川、北京、河南、福建、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天津、云南、山西、河北、重庆、吉林、广西、辽宁、江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贵州、新疆、宁夏、青海、海南、西藏。(见表23所示)。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分别位于全国文化发展指数排名的前五位,表明这五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呈现出经济文化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趋势;四川、北京、河南、福建和湖南也进入全国前十强,这五个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人文底蕴,而且始终不断激发文化市场的活力,彰显出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影响力和旺盛的文化消费能力,代表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湖北、安徽、陕西、天津、云南、山西、河北、重庆、吉林、广西和辽宁处于本次排名的中间名次,代表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中等水平;江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贵州、新疆、宁夏、青海、海南和西藏位于此次文化发展指数排名的落后名次,上述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原因与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文化投入能力有限,文化生产和供给水平不足,文化传播影响力不强和文化消费水平亟待加强等因素紧密相关。但同时也应看到上述地区拥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以利用突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各自的文化发展潜力,取长补短,进而根据实际状况逐步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7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全国文化事业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整体上逐年增加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2015~201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整体上逐年增加,2019年的比重为0.45%,相较2018年增加0.03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0.39%到2019年的0.45%,共增加了0.06个百分点(见图3)。在资金上不断加大力度的投入,这表明了国家对建设和发展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我国文化事业费从2010年的323.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65.02亿元,增长2.3倍。从城乡分布的情况来看,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县以上占比63.97%,县及县以下占比36.03%,县以上占比较县及县以下多27.94个百分点。2017~201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县及县以下占比连续三年超过县以上,2017年城乡分配占比差值为6.9个百分点,2018年城乡分配占比差值为8.44个百分点,2019年城乡分配占比差值为3个百分点。这表明,2010~2019年我国乡镇文化事业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国家在支持已有先进文化发展的同时,努力补齐落后地区短板,缩小城乡差距。从地区分布的情况来看,2019年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为478.1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4.9%,比2010年增加334.8亿元,占比增加0.53个百分点;2019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为277.9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6.1%,比2010年增加192.19亿元,占比减少0.4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0~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年分配到的文化事业费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见表2)。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6~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市场活力凸显,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平稳增长。2015~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逐年上升。
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再创新高,为45016亿元,比2018年的41171亿元增加3845亿元,增长率为9.34%,保持着稳定增长速度;相较于2015年增加17781亿元,增长65.29%。2015~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3.95%上升到2019年的4.54%,增加0.59个百分点;与2018年的4.48%相比,占比提高了0.06个百分点(见图6)。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居民文化消费差异化、多元化和阶梯化显著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文化建设蓝皮书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开展“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2020)”,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在文化方面的消费呈现显著的差异化、多元化和阶梯化特征。文旅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内的占总体样本比重为45.03%,1000~2999元的占比为32.35%,两项合计占77.37%(见表4)。人均年消费支出2019.2元,月支出168.27元。
根据调查发现,2020年全国居民每天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了解各种资讯的时间也呈现差异化、多元化和阶梯化的特征。按照选择人次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排第一位的选项是1~3小时,第二位是3~5小时,第三位是5~8小时,第四位是8小时以上(见表5)。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9~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日益提高,党建和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文化建设蓝皮书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开展“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2020)”,调查结果显示,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日益提高,党建和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化问题。党的作风和形象直接关系党的工作开展成效。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工作,改进党的工作作风,提升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在关于“对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的评价”的调查中,民众选择最多的是“带领作用越来越强”,占选择人次比重为25.22%;第二位是“既有党性,又有能力”,占选择人次比重为20.42%;第三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占选择人次比重为18.98%(见表14)。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党建工作和党的宣传工作的不断推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越来越积极正面,民众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26~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民众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的发展和智力成果的推出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治建设不甚理想,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见报端。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通民众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2020”,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性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民众对于知识产权法治力度的评价效果不错,具体情况如下:按照选择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排在第一的是“人们对文化创作的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占选择人次比重的31.48%;排在第二的是“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创新活力”,占选择人次比重的28.08%;第三是“有效地打击了侵犯文化创作权的行为”,占选择人次比重的20.85%。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我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治力度在加大,成效也比较显著。普通民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明显增强,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创新活力,人民的创新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见表13所示)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25—2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是解决目前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非遗文化保护不仅对公共文化发展的成效评价影响很大,而且有助于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成效。不过,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确定了一大批非遗文化继承人名单,但是这些非遗传承人如何利用他们的文化传承人的身份更有效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活动,更好地取得文化发展的成效,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延续非遗生命力的主体遭遇断层是一个客观事实。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关键是人才。年轻的新鲜的力量要不断进入非遗文化保护领域。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规章制度,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非遗保护基金,增加非遗文化保护专项补贴,对于参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等。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需要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推动,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近年来借助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精心呵护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非遗文化生态环境。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4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应继续优化新媒体版权治理环境,切实为新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知识版权保护力度,但是新媒体的知识版权纠纷问题依然存在。新媒体知识版权问题关系到新媒体未来的健康发展,所以新媒体的知识版权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媒体的知识版权纠纷的出现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新媒体自身发展速度和技术更新速度都非常迅猛,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相关法律制定相对滞后;其二就是人们的法治观念还有待提高。人们往往被新媒体技术的“新”所吸引,往往只注意或强调新媒体的便捷,而忽视了新媒体技术造成的知识版权的法律问题。人们在推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法律的纠纷或隐患的防范意识。这也导致了人们不够重视新媒体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了更好地为新媒体文化业态的未来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护,切实保护与新媒体有关的知识产权,尽量消除新媒体的版权纠纷,防止盗版、侵权现象的发生,营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做到立法的步伐要跟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新媒体的知识产权立法一定不能滞后,要提前研究和研判新媒体发展的法律问题,努力将相关法律制定好,维护好,建立起可靠的立法体系;第二就是要普及和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培育民众形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不要产生轻视法律和投机心理。相关部门可以召集法制方面的专家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培训和考核,让法治观念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人们只有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观念,并努力践行和维护法律的规则尊严,最大化地减少新媒体产权纠纷的行业空间,确保新媒体沿着法治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41—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乡村文化与旅游产品、旅游活动还需进一步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2019~2020年,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但通过“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2020)”中考察人们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评价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根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情况的评价性调查结果,下面表7中“相较于文化名胜,我更喜欢去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点”这一问题,受访者选择“非常同意”的比重为27.82%,选择“同意”的比重为46.00%,做出正向评价人数的比重是73.82%。也就是,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在选择旅游景点时不会首选以文化名胜为主的景点,更倾向于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点。这说明,与自然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相比,以文化名胜为主的旅游景点对人们的吸引力不足。文化名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景点本来应该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感召力的,但客观事实反映出,文化名胜类的旅游景区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发掘和阐释不够,整体规划策划不足,未能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和现代活力,还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蓝皮书进一步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应是优势互补、协同共进。通过人们对文化名胜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看法,可以看到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未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乡村文化深入地融合到旅游产品、旅游活动之中,因而缺乏自身的特色和精品,不能吸引人。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一方面,旅游的发展要以这些优秀的人文资源为主干,提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文化旅游产品,增加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以优秀的人文资源为底蕴可以展示、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的价值,增加其吸引力,通过文化旅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发展,得到人们更好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06—1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在线教育的效果与线下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亟待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针对2020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用户激增的情况,通过对公众对于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认同态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对题项为“疫情后,利用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会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回答时,有45.0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同意(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有42.5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同意(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不难看出,公众虽然较为认可在线教育的效果,然而仍有更多人相信在线教育模式无法取代传统的线下教育。
蓝皮书进一步指出,在线教育的效果目前来说与线下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大中小学的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已经做出了一些新的线上教育的尝试(如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慕课等),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线上教育需求。究其原因,首先是网络精品课程门数和质量都还不够,其次是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衡量标准;此外,网络课程平台本身也存在一些硬件方面的问题。通过这次疫情期间各大中小学开展网络课程的反映来看,大部分网课平台都不具备承受开展大规模网课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因此,只有通过互联网巨头以自己过硬的硬件和技术条件积极参与和建设在线教育,设备和技术问题才得到了有效解决。
课外在线教育行业虽然在近几年成为了一个新的互联网热点行业,但课外在线教育的管理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导致在线教育从业人员素质以及相关机构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线教育机构盲目扩张、在线教育效果难以保证等一系列行业乱象。因此,排除2020年新冠肺炎的特殊原因,我国在线课外教育在经过短暂而又迅猛的发展之后,显露出一定的疲态。因此,在线教育虽然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热点,但是这个行业要想真正健康发展,就必须关注在线教育的质量问题,不论是大中小学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还是在线课外教育,都亟待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提升网络课程质量和效果。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38—1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便利化落实效果明显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数字化不仅正在深刻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而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云上传播”大放异彩,“线上服务”表现抢眼,各种形式的直播、云观展等新数字化传播形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新的空间,许多公共文化机构以各自独特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现风采。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接触服务”被广泛应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受到了公众青睐。总体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趋势,为“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本次调查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便利”这一观点的调研分析中,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累计占比2.81%,而“非常同意”和“同意”累计占比90.78%,而2019年调查中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占比为86.01%,2020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4.77%(具体情况见表14)。这表明,绝大多数的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便利”是持肯定态度的,2019-2020年公共文化数字化、便利化落实效果明显。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6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全国大部分省级广电系统实现区县级融媒中心全覆盖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统筹处理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协同发展,不断完善我国媒体融合传播格局,也是近年来我国融媒工作的核心任务。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连通中央与地方“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中宣部在2018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提出“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的全覆盖”的要求。根据蓝皮书课题组的统计:2019年,北京、江西、天津、河南、上海、安徽、福建、深圳、贵州、甘肃、新疆11个省级广电已实现县市级融媒中心全覆盖;2020年我国有17个省份实现县级融媒中心全覆盖(见下面表2)。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18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网络发行”成为我国电影发行的新趋势,应积极促进形成“院网融合”的电影新业态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原本在2020年贺岁档上映的电影放弃了实体电影院发行采而取了网络首发的发行方式,网络发行正成为一种新的电影发行形式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2020)针对民众对电影发行方式的认同态度进行了调查。对于新电影到底应该“首选网络发行”、还是“电影实体和视频网站首发同步”,或者“电影先实体发行后网络发行”,检验结果表明:民众更倾向于“首选网络发行”,其认同水平显著高于总均值,而“电影先实体发行后网络发行”的认同水平最低。对三种不同观点的认同统计使用单变量T检验分析方法,三题的总均值参数为3.725,赞同“首选网络发行”的认知均值为3.90,显著性高于总均值参数;而后两题“电影实体和视频网站首发同步”、“电影先实体发行后网络发行”的认知均值都显著性低于总均值参数。见表11。
蓝皮书进一步指出,固守“院线首发”的发行方式不利于电影行业复苏。首先,我国电影市场集中度较小,院线巨头在观影人次和票房方面领先,但小成本运行的中小影院却仍然占据超一半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电影因为传统的院线发行模式的成本高、收益期短、风险较大等弊端,而无缘与观众见面。以2020年为例,2020年中国电影产量为650部,2020年电影上映总量为294部,上映量不到总产量的一半。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更进一步地加剧了电影业的“影视寒冬”危机。其次,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对于影院上座率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也造成了2021年春节档电影“一票难求”的现象。可以说,目前我国电影行业的供需并未不平衡,单单依靠院线发行和影院观看的方式,难以充分满足民众的观影需求。
蓝皮书建议,电影从业者应正视和重视“网络发行”的新趋势,积极促进“院网融合”的电影新业态。“网络发行”对于播放平台和电影片方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于网络播放平台来说,网络发行不仅可以增加充实平台内容,提升平台流量,还可以给平台带来“网络发售”的红利。对于片方来说,发行电影不再是一道单选题,院线发行也不再是唯一的可选项。以春节档电影发行为例,如果电影片方选择在春节档上映,那么能够在实体院线发行的电影是极少数的几部,而春节档的观影需求远远超过了目前我国所有院线的总放映量,那么选择在春节档“网络首发”对于广大片方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可行方案。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208-2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
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2021年12月16日,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指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内容一定程度上集中于浅层文化,其传播内容有待深化;对于现有的国际传播内容来说,中国文化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到被传播者的内在需求,以求能够达到精准且高效的文化传播;就文化传播方式来说,无论是孔子学院的教学,还是以电视节目、电视剧、动画片、旅游业等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活动均显示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式存在单一性、不均衡性等问题。本报告基于所进行的现状考察以及问题剖析而提出了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文化产品、文化行为、文化观念等方面层层递进,从而深入而精准地传播中国文化精髓;其二,传播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内外价值文化的不同,建议采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传播模式,让外国人接受、理解乃至认同中国文化;其三,进一步强化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开展兴趣教学与远程课堂,打破距离壁垒,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有效传播。
(参见《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1)》p2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原文链接:http://caifang.china.com.cn/2021-12/16/content_41824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