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妍 谭泽
来源:哲学学院 、高研院
发布时间 :2018-08-16 点击量:
8月15日,我校江畅教授作为召集人,在世界哲学大会主会场发起一场主题为“德性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圆桌会议。会议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举办。Michael Slote、John Abbarno、Lydia Amir、Hortensia Cuellar Perez、韩康铉、金永孙、廖申白、戴茂堂、李义天等60余名来自美国、以色列、墨西哥、韩国、日本、法国、印度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主持人江畅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并详细阐述了此次会议主题的意义。他指出,德性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但近代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人的行为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规范伦理学成为了西方流行的伦理学理论,德性伦理学逐渐隐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出现了古典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运动。经过半个多世纪,德性伦理学在西方逐渐兴盛起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是当代世界伦理学中除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之外的“第三种方法”。德性伦理学的发展,对伦理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来自不同国家的各位专家学者,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举办的契机聚集在此,共同探讨伦理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国际著名伦理学家Michael Slote教授做了题目为“China’s Role in the future of Virtue Ethics”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将在未来的德性伦理学中会扮演一定的角色。西方德性(美德)伦理学不可能基于自身而发展壮大,因此需要向中国德性伦理学学习,中国哲学概念(例如阴阳)能使道德情感主义的基础更丰厚更坚实。未来的德性伦理学需要在基础层面融合中西方思想,这一做法会为东西方德性伦理学家开辟一条基础性哲学意义上的新路。

Lydia Amir、HortensiaCuellar Perez、韩康铉、金永孙、戴茂堂、李义天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分别围绕理智德性推动道德德性研究的可能动机和方式,践行伦理德性和德性行为的必要性,知天命、至善和公共善的真奥义,美德伦理学及其在道德知识中的地位,以及中西伦理学的基础性差异等议题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学术探讨和观点争锋中共同商议德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廖申白教授、John Abbarno教授分别对主旨发言和会议发言的内容予以点评,对几位专家观点间的差异与争端给予独到解读,并就德性伦理学的未来图景作出积极展望。
原文链接:http://www.hubu.edu.cn/info/1075/28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