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雄 黄妍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8-16 点击量:
8月13日上午10点,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隆重开幕。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代表团共34名师生参与了此次盛会,16位哲学学院教师受邀出席了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式。其中我校江畅教授、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分别担任此次大会的学委会委员及组委会委员。
本届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副校长、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员会执行主席王博主持,北京大学校长、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林建华、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秘书长斯卡兰提诺(Luca M.Scarantino)、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莫兰(Dermot Moran)分别致辞,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重要讲话。

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与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成己达人”“自然无为”等中国传统思想将为世界哲学的发展提供更开放和更包容的理性空间。世界哲学大会的召开也将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和相互理解,促进中国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大会为期8天,会议场次总数超过1000场次,会议论文投稿达5000余篇,涵盖了哲学及人文社会研究的各个领域。从参会人数、论文数量及会议场次来看,都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湖大代表团全体师生向大会提交论文18篇。江畅教授还将发起一场以“中西德性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的圆桌会议。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人张世英教授将带来一场名为《做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的主旨报告。在此次世界性的哲学盛会中,湖大代表团积极参与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世纪对话,努力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在差异和多元中寻求共识,在对话和讨论中消除隔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湖大哲人的智慧。
世界哲学大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哲学会议,而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作为基础学术框架,把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将“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作为大会主题,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本次大会在中国召开体现了全球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及其文化价值的重视,更凸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人文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原文链接:http://www.hubu.edu.cn/info/1316/2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