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下午,哲学学院D2008教室迎来了本学年新一期题为“江畅老师学术思想解读”的研究生爱智讲坛活动。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同学参加了讲坛活动。此次爱智讲坛的主讲人为博士生张卿,主持人是博士生张媛媛。

本学期爱智讲坛的主旨是由学生来讲解自己导师的学术思想。第一期由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江畅老师的博士生张卿主讲。张卿首先从江畅老师的《幸福与哲学》这本书思想入手,谈及今天社会普遍追求的和谐和幸福问题,她指出在江畅老师看来幸福是有快乐和德性这两个维度的,讨论幸福也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因为幸福是分层次和具体情况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接着,张卿从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角度谈论“为什么幸福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告诉我们这个角度的理论是慢慢演进的,人类最终是从分工协作、统筹组织中获得的荣誉感和满足感来体验到幸福的。张卿还提到了江畅老师的德性论思想,指出在江老师的思想中,德性是我们获得幸福快乐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张卿通过回顾自己在湖大求学的感受来结束自己的发言并用来勉励后学。
接下来,院长戴茂堂教授对张卿博士的解读进行点评并介绍了自己心目中的江畅老师。戴院长首先肯定了爱智讲坛在学生了解老师思想和师生互动中发挥的作用,提醒大家要更加熟悉自己学科老师的学术观点,同时肯定张卿博士抓住了江老师思想中最核心的东西。戴院长还向我们介绍了江教授对哲学特别是伦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和江畅老师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修养。他说,江畅教授经过长期的的哲学训练,以价值问题为中轴把文化和道德问题融通起来,并积极扩宽自己知识面和学科眼界;江教授有敏锐的问题意识,研究问题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江教授在学术研究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情操和德性,拥有知识分子的学术良心和朴素的学术品格;江教授的学术研究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因此总是能够超前地预知学术的前沿问题。

随后,舒红跃、李家莲、倪霞等其他参会教师也积极对讲坛内容作了点评。
讲坛最后,江畅教授受邀做总结。江教授中分肯定了本学期爱智讲坛由学生关注自己导师思想的重要意义,指出开展此类活动的目的不是宣扬老师名声、地位,而是希望学生多读多了解自己老师的书籍和思想,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劝导老师自己也要下功夫,这样才会有成果给学生读,有学问值得学生学。
原网址:http://ph.hubu.edu.cn/info/1065/2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