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海英 通讯员 李婉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 :2025-07-01 点击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 通讯员 李婉芝)6月28日—29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与湖北大学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伦理建设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齐聚江城,围绕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对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的深层影响展开交流,为数字文明时代的政治伦理秩序建构贡献智慧方案。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江畅主持开幕式并表示,本次大会的主旨是从政治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伦理建设与国家治理问题。
《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主持首场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焦国成以“中国式现代化条件下政治伦理的几个难题”为题,提出三个引人深思的难题。武汉大学教授李建华以“政党伦理的自律性与自我革命”为题,深刻剖析数字时代政党治理的伦理逻辑。南昌大学教授詹世友则聚焦“AI时代的伦理治理与‘道德机器’的可能性”,引发参会人员对算法伦理主体性的讨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向玉乔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淑芹着重探讨“善治型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效能”问题。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友华主持第二场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教授李义天以“人工智能会增进政治平等吗?”为主题发言,叩问了技术伦理的价值立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辉宇表示,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龙静云以“政治道德风险外溢及其防范机制”为主题作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左高山揭示了“算法官僚制理性的异化与回归”现象,多维度构建起人工智能与政治伦理的理论坐标系。湖北大学教授周海春以“从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视角审视算法权力”为主题进行分享。
会议同步举行四场平行分论坛。在大会交流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文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朱慧玲、湖北大学副教授阮航、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副教授周翔等,分别以“AI全球向善治理”“技术伦理的人文反思”“机器遗忘伦理”“儒家式民主”为主题作发言。

闭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熊富标作会议总结。中国伦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海滨致闭幕词。